名思教育阅读的重要性

服务区域:江苏/苏州/张家港/杨舍镇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对于初中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促使他们行动的主要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首要目标。许多同学认为阅读的过程枯燥乏味,毫无乐趣可言,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走进书中五彩斑斓的世界,这时就需要教师来做学生阅读道路上的“引路人”,带领他们发现书中隐藏着的另一片天空。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做到带头阅读并不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与体会,甚至可以将书中的精彩之处读给学生听,再加以分析指导,使学生发现阅读的乐趣。也可以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但在选择书籍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或者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书籍,并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只有坚持阅读,学生才会逐渐形成阅读习惯,阅读才会变得有意义。

  二、注重阅读的方法

  在阅读的过程中,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要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读,要根据文章和时间选择适合的方法。在高效阅读课上,要在保证速度的同时提高阅读的质量,就要根据文章选择适合的方法,我们经常用到的方法有如下几种:选读法;一般是学生在查阅资料或者查找作文素材时会用到,有选择的阅读有关书籍或者报道,以便学以致用,这样可以快速的积累知识,提高阅读的效率。精读法;所谓精读,就是对于某些重点的文章或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的研读,体会其中作者暗含的意图以及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养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文章不发音、不辩读、不转移视线、快速的浏览,在短时间内读懂文章大概所表达的意思,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大量知识。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仅靠语文课堂上短短的几十分钟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课余时间,学生应该经常阅读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有帮助的文章和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和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见闻。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光用眼睛看,还需要及时动手做好批注,将自己对文章内容的见解、质疑和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还可以把优美的词句和典型的实例勾画出来,为我们的写作积累素材。只有这样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成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素养。教师应该明确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方法和技巧,并大力提倡学生养成爱读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让阅读教学发出更灿烂的光芒。

发布时间:2017-11-17 17:54:05
联系电话:1315163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