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内卷,教育部关于考研又颁发新政策!

服务区域:广东/东莞

最近有一个词经常被提到,从打工人到考研人都一直在说,那就是“内卷”。2021年研究生的报考人数有377万人,其中能被录取的仅有110万左右,要淘汰超过三分之二的人。今年的情况如此严峻,给了22考研人很大的压力,教育部及各高校也颁布了不少研招相关政策,会有什么影响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1、扩大推免及非全日制招生比例

通过观察近些年来高校发布的招生章程,能明显发现名校专业硕士的录取正在逐步向非全日制转变。中国人民大学官网发布了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招生调整的公告,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

在中国人民大学之前,已有不少大学陆续压缩或取消全日制招生,如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会计专硕仅招推免生,其余全部为非全日制;华中师范大学则在2020年取消全日制应用心理学专硕招生,全部招收非全日制专硕。

另外专业型硕士培养的主要就是应用型人才,这也决定了它的主要针对的就是在职人员,当然也有部分以就业为目的的在校生,但是主体还是在职人员,在职人员的工作就决定了他们就比较适合非全日制的就读方式,所以非全日制自然也是专硕的未来发展趋势。


2、新增学位点,研究生扩招

据统计显示,近10年来硕士研究生扩招年均增幅达到6%,也就是说,研究生扩招是持续进行的。但扩招应该是只会向部分专业倾斜,尤其是向专硕倾斜,大部分扩招名额可能都是给了专硕或者是非全考生,学硕的扩招名额应该是比较少的。

近几年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学位授权单位在大幅增加。新增学位点最多的学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共有13个单位新增。公共管理学科增列单位较多,共有9个。药学学科有8个单位新增,物理学、应用统计各有7个单位新增,翻译、外国语言文学各有6个,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法学、土木水利、资源与环境学科各有5个单位新增。

所以这些专业的扩招力度会更大一些,对于报考这些专业的部分擦线党考生来说,上岸的几率也会加大,尤其是一些国家照顾类专业的国家线也相应的下降了,很可能就是为扩招做准备。


3、明确导师职责范围

该规定要求导师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不得将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不得放纵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行为,不得侵犯研究生学术权益,不按实际贡献排序署名。不得讽刺、挖苦、辱骂研究生或有其他侮辱行为,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任何形式的不正当关系。

该规定的颁布主要就和近几年来发生的研究生被导师侮辱、威胁延毕或者是其他行为导致自杀的案件有关系,主要就是针对导师的职责进行明确界定,尽量规避那些不合理的导师要求。之前有关硕博学生因各种原因被延期毕业、甚至被导师当作免费劳动力以至于自杀的新闻令人胆颤心惊,之后这项规定实施后,规范导师的权责范围,相信类似的新闻和案例会少很多。


4、排查近5年硕博学位论文

由于近几年发生几起论文抄袭作假案例,导致目前国家对研究生质量的严抓,不仅体现在清退分流上,对学术不端的“零容忍”更能体现我国办好高等教育的决心。

为了较好地帮助各个专业学生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及各项审查,广东在职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分别邀请了西安科技大学邹绍辉副院长、辛扶瑶主任和湘潭大学的郭新华教授来给学生们指导硕士论文的写作。

硕士论文指导

从考前辅导,到上岸学习,以及毕业论文准备整个考研读研阶段,每年基地都会根据学员学习需求情况,组织策划相关教学实践专题活动与短期主题培训,为学员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全程护航。

看完这些要求和规定,想必有不少同学会有一些压力,但是我们要明确的是这些政策的颁发都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接受到研究生教育,肃清研究生教育风气,提高研究生质量,所以大家在学术上一定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祝大家都能顺利上岸!

为了助力更多职场考生能够早日考研梦圆,广东在职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现已启动内部考研辅导班报名。

发布时间:2021-06-02 11:04:02
联系电话:18029997177 霍老师